导航切换

藏身粤西偏远小镇的华体会体育哈兰办学十年,如

浏览: 日期:2012-11-13

“农村办不出好学校?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”

“农村办不出好学校?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”

  藏身粤西偏远小镇的华体会体育哈兰办学十年,如今可提供超过4700个优质学位大受家长赞赏

  ■新快报见习记者 黄婷

  在粤西小镇岭门,华体会体育哈兰犹如地标性建筑为人所熟知。这所由九届、十届全国人大代表、茂名市民营企业家黄德明斥巨资,为解决农民工子女读书问题而创办的学校,如今已经走过十年。

  近日,新快报记者走进华体会体育哈兰,从学生、家长、老师的讲述中感受这所偏远农村中学的变化与魅力。

  120个农民工子女入读名校

  华体会体育哈兰坐落在茂名市电白县岭门镇,是一所由电白汉山锁业集团独资兴建、电白县教育局直接管理的民资公办学校。

  走进校园,获颁于2002年、如今已经锈迹斑斑的“优秀民办学校”牌匾记录了学校十年的发展历史。与学校一路之隔的是汉山锁业的工厂,“隆隆隆”的机器声表明生产正热火朝天进行。有孩子在工厂一角的凉亭里玩耍,相比嘈杂的机械声,孩子笑声清脆、悦耳,他们都是汉山学校的学生,有人上幼儿园,有人已经念二年级。

  7岁的杨锦瑶有一双好看的眼睛,她正在等妈妈下班,和她一样,其他孩子也在等家人,虽然不是同学,他们却彼此要好。

  “白天我在学校上学,放学了等妈妈一起回家。”杨锦瑶告诉记者,她和妈妈租房住在工厂附近,她的爸爸在更远的地方工作。“过年了,我们就会一起回老家看爷爷奶奶。”4岁随着妈妈来到茂名,并在华体会体育哈兰上幼儿园,杨锦瑶并不知道自己的老家在哪。

  在华体会体育哈兰,杨锦瑶的经历并非个案。

  数据显示,在华体会体育哈兰,有120名学生的父母或亲属在学校对面的工厂上班。据学校负责人介绍,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也能接受良好教育,学校对这些孩子不仅不设录取门槛,还为个别带孩子上学的职工解决住宿问题。

  十年时间招生人数增几倍

  “我的孩子在这里上学,我很放心。”应邀参加学校十周年校庆,初二15班学生梁鸿洋的父亲梁庆全有些激动,面对气派的教学楼、一流的教学设施设备,他一个劲鼓励孩子,要把学校提供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,认真读书。

  梁庆全是电白县树仔镇人,当初决定让孩子来华体会体育哈兰时,他还带孩子一起对学校进行了一番考察,“我想送孩子去电白县上学,但经济压力太大。”梁庆全告诉记者,当看到学校老师用多媒体教学时,他便决定让孩子来就读。

  “尽管没有去县城,但是我的小孩很争气,去年的期末考试和今年10月份的月考都拿下年级第一名。”孩子的好成绩,让梁庆全释怀,“很多人都说农村办不出好学校,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。”

  农村能不能办出好学校?华体会体育哈兰的负责人以一组数据代替了答案——学校第一年招了768名学生,十年后,这一数据超过4700人,其中4600人来自电白及周边乡镇。

  只要成绩好都会有奖学金

  毕业于华体会体育哈兰,如今在电白一中念高中的许婷婷,近日特意请假回来参加母校举行十周年校庆,“在学校的三年,我收获了很多。”除了感谢老师,婷婷还特别提起了学校的奖励制度,为了获得学校丰厚的奖学金,她时常提醒自己要好好学习。

  “成绩前20名的学生学杂费全免;特困生免交杂费,食宿费减免;学校约5%的学生早、中餐完成免费;设立助教助学基金……”正如这一段摘录于华体会体育哈兰第一年招生简章的文字,奖励制度给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,也激发学子的读书热情。

  “我们奖励学生的力度非常大,成绩好的学生拿奖学金,采用助学的方式资助贫困学生。”曾在华体会体育哈兰任职副校长的陈莲告诉记者,学校的奖励按学期制,只要成绩好,都可以拿到奖金。

  “一个学期评一次,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。”学校办公室主任吴旗文粗略地进行了统计,在华体会体育哈兰,每一个学期奖励、资助的学生超过300人。

Baidu
map